年5月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宣誓就职,这是他第四个总统任期的开始。一般的认为,这是一次比较枯燥乏味的政治活动,毕竟在年年末总统竞选期间,他的胜选就基本没有悬念,而当选后第一道命令提名老搭档梅德维基夫担任政府总理,更是被差评为“没新意”。
当然如果更加深入的了解俄罗斯政局,就会发现很多事情并非如同表面那么简单,这里将会两个方面对近年来俄罗斯政坛发展脉络和趋势做个介绍,这两个方面分别是在现代俄罗斯政治史上影响深远势力庞大的达吉斯坦帮遭到清理,和普京政权在其国内面临着“红褐联盟”崛起而带来的挑战。
达吉斯坦近代史
达吉斯坦,位于北高加索地区,濒临里海,与阿塞拜疆,格鲁吉亚接壤。在18世纪纳入沙皇俄国范围,但是一直到19世纪,通过漫长的高加索战争才被彻底掌握。俄国高加索战争有专门的书籍文章论述,为了避免骗稿费的嫌疑这里不多加叙述,如有兴趣可以自行寻找相关资料了解。
这里只是说一些上述资料当中会被忽略的内容。长期的战争期间,交战双方互相学习,车臣人,印古什人和达吉斯坦人等山民,在战争期间为了强化战斗力和纪律,开始学习沙俄高加索平定军哥萨克诸部队的军事编制,将过去各自为政的部族“齐民编户”,按照人口编订兵役人数;而为了适应山地作战,哥萨克们则学习山民们的衣帽服饰以更加适应当地条件,学自山民的熊皮大氅成了高加索方面军精锐部队的独有标志。
之后这些部队多次出入欧洲,引来喜欢猎奇的欧洲居民阵阵惊呼,坐实了“莫斯卡维特”都是野人的传说。之后数代俄国沙皇出资在欧洲各国进行宣传,主题为——“我们不是熊”,这可能是最早的国家形象海外公关活动,不过收效甚微,俄国人都是批着熊皮的野人这种形象一直在欧洲大陆广为流传。
年,高加索战争结束,最后一任山民的领袖被捕送往首都圣彼得堡,沿路上他惊奇的发现原来外面的世界如此的辽阔,被沙皇授予贵族的头衔后留在了圣彼得堡定居,临终前留下了遗训“永远不要与俄罗斯为敌”。但是他的儿子们最终分为了两个阵营,几个儿子加入沙俄军队服役担任军官,另外几个儿子逃亡土耳其后继续与沙俄作对。这种分裂也暗示了高加索山民们未来面临的选择.....
时光飞逝,到了年,欧洲诸国都满怀信心的投入了一场在当时谁都不知道结局的大战当中。高加索山民们按照沙俄兵役法,是不在征兵范围内的。但是出于对帝国的忠诚,另外一说是按耐不住出门抢劫的欲望,各地高加索山民纷纷热情上书要求参军。
深受感动的沙皇尼古拉二世决定接纳他们,编成了第四高加索志愿骑兵师,又被民间和媒体称为“野人师”,还安排了自己的亲弟弟米哈伊尔大公爵担任名誉师长,达吉斯坦人组成了其中一个团,还有车臣人,亚美尼亚人和其他地区的人都按照地域组成自己的团。
野人师在一战当中隶属俄军西南防线,他们的战绩相当骄人,击毙的敌人相当于自身人数,俘虏为自身人数的四倍,当时沙俄的媒体周期性大幅度报道该部队的战绩。
野人师的编制保留相当多的山民传统,都是按照各个地方同乡亲属的方式整编,不乏祖父孙三代同时上战场的情况,当然更多的是亲兄弟堂兄弟表兄弟这种模式,即使是轮换和补充,也大多来自该部队原有成员的老乡和亲属。
所以在整个战争期间即使没有经过轮休也保持了完整的编制,而且即使战局不利的情况下,也能保持高昂士气和作战能力。因为战功赫赫,很多成员都多次获得了军功奖章,日后苏共高级领导米高扬,他的本家叔叔就在一战中获得了多枚军功章。
在30年代末期,米高扬让自己的儿子返回老家探望已经患病的叔叔并给他送钱,他的这个叔叔还特意穿上军服挂满勋章给小米高扬讲述当年的战争场景,按照出身地估算,米高扬的这个叔叔当年参加的部队就是野人师。
除了战绩外,野人师最出名的是宗教宽容气氛。在该师服役的军官们,来自四面八方,并非仅仅来自高加索山地,有很多俄国贵族,欧洲流浪军官和各地的冒险家,军事爱好者,泛斯拉夫主义者们都纷纷前往加入野人师,其中还包括了托尔斯泰的侄子和拿破仑的一个后代。
军内穆斯林和东正教徒关系融洽互相容让,开会时长官会数人头,在场的那方人多就全体带他们的头饰。还有官方考虑野人师多数成员是穆斯林,而很多俄国勋章都是东正教人物命名的,如最重要的军功章为纪念东正教圣徒的圣乔治勋章,特意给他们制作了双头鹰版的勋章,但是他们集体拒绝了,要求和其他部队领同样的勋章。
二月革命后,野人师差点改变了历史走向,年八月,著名的科尔尼洛夫兵变期间,野人师是当时俄军极少数保留完整建制和士气高昂的部队,被科尔尼洛夫派往攻击彼得格勒。野人师到来的信息,把整个彼得格勒从上到下吓得屁滚尿流,生怕一帮野人跑进来烧杀抢掠,以当时盘踞在彼得格勒那批乱兵的战斗力,根本不是对手,所以打开武器库开始武装工人。后来这批拿到武器的工人组织很多加入了布党,这就是为什么七月兵变后被清洗掉的布党能在三个月后王者归来的关键转折。
野人师最后没有发动攻击,八月兵变基本上又是无血结束的。整个科尔尼洛夫兵变过程比苏联解体期间的还神奇,很多细节至今众说纷纭。现在多数历史学家认为野人师没有发动攻击的原因是当时彼得格勒正在举行全俄穆斯林大会,一帮德高望重的长老们劝住了他们。
当代高加索官方有另外一个解释,大意是野人师进军彼得格勒和科尔尼洛夫以及克伦斯基这种乱党叛徒都没有关系,野人师是去解救曾经宣誓效忠的沙皇尼古拉二世的,要恢复他的皇位,但是后来被皇族的叛徒(这叛徒的帽子扣在了名誉师长米哈伊尔大公爵和“革命党大公爵”科里的头上)所欺骗,误认为沙皇下令他们解散回家,所以野人师是最后一刻仍旧维持了对沙皇尼古拉二世效忠的诺言,是值得后人崇敬的英雄部队,坚持这种观点的人群当中,就包括现任车臣地区领导人卡德勒夫。
野人师的照片,可以看到自备服装武器的野人师,服饰和当时的哥萨克部队几乎毫无区别,最少这种区别外人很难分清。
今天俄属高加索地区,兴建有多处野人师的纪念碑,雕像
达吉斯坦在“劫难的九十年代”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虽然这不是俄罗斯的谚语,但是俄罗斯二十世纪的历史进程却很好的验证了其正确性。以和当年革命时期差不多的热情,兴奋的告别了革命,一头撞进自由世界的俄罗斯,被撞得头破血流,五涝七伤,躺在地上奄奄一息。
现在回忆起来往事不堪回首,所以俄国人现在普遍把那个时期叫做“劫难的九十年代”。但即使是经历过那个时期的俄国人,听到达吉斯坦在90年代的状况,也得拍拍他的肩膀说一声:“兄弟你不容易啊”!
这首先是由于苏联解体,导致境内本来就不多的工厂大都陷入倒闭停工状态;其次是临近的车臣地区很快陷入武装叛乱的状态,切断了达吉斯坦通往俄联邦腹地的大部分陆路交通,只剩下一条延着里海,状态堪忧的陈旧公路维持和内陆的联系,而这条公路也非常不稳定经常被切断。这导致大量达吉斯坦境内的城市居民纷纷外逃,迁往俄罗斯其他城市定居,或者勉强依靠本地农村地区的亲戚提供食物过活。
城市生态瓦解后,以山区为主的农村地带也立即改变了旧的格局。本来苏联政权在高加索的控制就非常薄弱,大量旧有的生产以及社会关系还都是保留了传统的模式。形成新的权力真空后,按照熟人社会的原则,山民们很快就组织了新的权力结构——民兵。
按照居住地,民族,信仰,血缘等等错综复杂的关系,形成了不同的武装组织以自保,所持有的武器也迅速的由冷兵器过渡到热兵器,AK枪和刺刀是通常装备,坦克和大炮么,按照后来部分民兵对这些武器的熟练掌握度,估计也有装备一些.....
这种村村有兵家家有枪的格局,反过来改变了达吉斯坦的政治面貌,从共和国首长,到下面的市长、镇长、区长、乃至副区长、警察局长,副局长乃至更低等等所有这些职务,都要拉拢到一只或几只的地方民兵做后盾才能坐的下去。为了方便理解不使用当地复杂的人名地名(其实是笔者也看的头晕,当代俄罗斯中东政策研究中心毕业考试最恐怖的一关就是背诵各个地区的地名和所居住的民族部族名称,其中的佼佼者才能勉强过关,占据学生总数的15%)
比如说首府的市长,要想坐稳位置,最少要能拉拢到有2-3千人的民兵,一旦有人企图将其解职,那么这些民兵就会拿起武器带上大量老乡这样总人数会达到上万人赶到首府围堵道路,进行和平以及不那么和平的请愿活动,如果继位者是光杆司令,那不好意思哪里凉快哪里歇着去;如果继位者也有自己的支持者,那么也赶来助阵,看双方实力对决。
其他的的职务以此类推,有意思的是与这职务以及其所控制的势力范围无关的其他实力派们,一般不会参与只会作壁上观。这样整个达吉斯坦共和国内部的政治以及经济领域,都被各路民兵司令们以及他们的代言人/合作者们瓜分完毕了,从上到下的垂直管理体制早就荡然无存,而是被分割的非常零散的势力区块,给“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句话以非常另类的诠释和解读。
这种状况下,除了食品加工业,农业外,少数还能维持的经济活动之一居然是制鞋业,在俄罗斯本土都大部分穿中国货情况下,达吉斯坦制鞋业却非常繁荣,一直到了年都是当地支柱产业之一,有-家鞋厂。
此外就乏善可陈了,为了糊口和维持武装势力,有组织犯罪就变得异常发达,在各自的地盘上各种非法行当泛滥,据说甚至是整个欧洲最大的假币制造中心。另外还向俄罗斯内陆地区出售武力,在黑帮横行的九十年代,两股黑帮火并的关键时刻一方雇佣大量达吉斯坦民兵来助阵也是常事,在莫斯科产生了职业做这一行当的掮客。
如风如火的浪潮,决定命运的转折
在一股纯粹民国画风之下,这段时间达吉斯坦唯一的亮点,就是对俄罗斯联邦异乎寻常的忠诚心。达吉斯坦当地民族部族众多,哪怕被苏联民族识别定义为达吉斯坦民族之内,都能分化出来几十个族群,加上其他定居民族超过多个民族和族群,而这些民族部族划分也是构建民兵的主要方式。
除了民族外,还有不同宗教之间的区分,哪怕是同一宗教内部也有不同派系互相之间势同水火。但是即使在这种错综复杂的局面下,绝大多数居民和民兵指挥官们,都是坚定的支持留在俄罗斯范围内。
尤其对比相邻的车臣共和国,更是让人感慨万分,作为高加索战争时代对抗沙俄政权的山民双壁,达吉斯坦人和车臣人却在这个年代分道扬镳。一部分人以山民抵抗军领袖萨米尔的口号号召独立,而另外一部分人则遵循他的最后遗嘱“永远不要与俄罗斯为敌”。面对外部势力以及内部分离运动大打历史牌的诱惑,达吉斯坦诗人拉苏·卡姆扎拖夫讲了一句名言,被达吉斯坦多数居民和武装势力领袖所经常引用:我们不是自愿加入俄罗斯的,也绝不自愿退出。每当冲突严重起来的时候,这句话被写成标语挂满城市的大街小巷和乡村。
年,第一次车臣战争战败,俄国防军败退撤逃出车臣地区,因组织涣散无力防止渗透。叶利钦无奈之下签署法令,《哥萨克服役法》出台,二战后隐姓埋名多年的俄罗斯哥萨克群体再次正式浮出水面。
为了获得叶利钦许诺的土地和经济补贴,组成民兵部队站到了对抗车臣分裂势力的第一线,同时负责巡逻南部数千里的边防线。在中央权威衰落至此的情况下,车臣叛军一面加速内部整合,另一面则加紧出击,意图获得更大的势力范围。而首当其冲的拓展目标,就是达吉斯坦。
看前面的地图可知,如果达吉斯坦加入分裂势力,意味着可以打通一贯同情支持车臣的格鲁吉亚共和国,还有里海的出海口,这意味着获得与中东国际恐怖份子们联络的稳定外援通道。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那之后整整三年的时间里,以达吉斯坦为基地,俄国防军,安全局,哥萨克民兵和达吉斯坦民兵互相合作,与车臣派遣过来的小分队和被他们策反的村镇反复交战,为莫斯科走出困境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
-两年期间,俄罗斯内部危机达到了顶点,经济崩盘,财政垮台,货币贬值,很短的时间内快速更换了五任总理。当时无论是俄国国内的政治精英阶层,还是国际地缘政治操盘手们,都隐约的感觉到距离俄罗斯彻底崩溃不远了。
高加索地区独立,其他民族地区跟进独立,内部分裂,俄罗斯将成为一个历史名词。有不少人甚至为这种前景做了很多相应的规划,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年轻又没有名气的普京被叶利钦任命为政府总理,从此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新闻播出这一消息后,大家普遍的反应是异常麻木,连骂叶酒鬼又发酒疯的兴趣都没有了,因为已经骂的太久连口水都干枯了。有一个当时的政治笑话可以很好的证明当时这个总理的含金量:
赫鲁晓夫宣布:我的任期内每个苏联家庭都会种上玉米;
戈尔巴乔夫说:我的任期内每个苏联家庭都会免费分一套房子;
叶利钦:我吗,大家知道吗,我下台之前每个俄罗斯公民都能当一次总理!!
那段时间唯一把普京当做宠儿的是独联体国家的各种脱口秀节目,抖包袱时说出这个名字,台下笑倒一片,和后来中国有一些年里说”X哥X爷”差不多。春晚的时候还被本山大叔踩了一脚:“政府倒台,总理被炒”。
除了国内局势外,普京本人当时的情况也很不妙。和后来大肆宣传的履历当中不同,普京走上政治前台是俄罗斯当时寡头们的意志,“七寡头”之首别列佐夫斯基最早提议普京担任总理然后接替叶利钦的位置。
因为当时另外两个可能的继承人,深受叶利钦信任的年轻人涅姆佐夫与有深厚民望人脉的政坛老将普里马科夫,都表示出对寡头集团的强硬态度。而态度温和却精明干练,根基不深的普京,是多数寡头们看重的合适人选。日后传说中真实的内容是普京确实是多次拒绝了这一提议,希望大家另请高明找别人来顶雷吧。
内忧外患下担任起总理的普京,从其前任,仅仅担任了四个月总理职务的斯捷帕申那里接到了最后的忠告:达吉斯坦的局势非常危急,非常危急,俄罗斯真的有可能失去达吉斯坦。正是在这期间,车臣叛军大举出动,正式进攻达吉斯坦,而不是过去小打小闹的小分队渗透了。
是的,正是今天本文的主角,达吉斯坦共和国,成为了俄罗斯联邦国运以及普京个人前途的关键性转折点。事情的详细经过至今世人所知不多,几个版本比较之下,有一个可能是最接近事实真相的:
普京有个比较广为人知的爱好是练习柔道,也非常尊重自己的柔道教练。比较少人知道的是,他的柔道老师还有另外一个学生,应该算作普京的师弟,在教练时间不够的时候,普京作为师兄也会代为传授柔道技艺,所以有些地方会称呼他为普京的徒弟。
而这个深得普京宠爱的师弟/弟子,就是达吉斯坦人。正是他在那个关键的时刻,赶回老家发动自己的人脉,号召民兵指挥官们和地方部族长老们支持普京,不仅仅是口头支持,而是要拿起武器出动最大的兵力,与入侵的车臣叛军精锐,巴萨耶夫指挥的大军决一死战。
在这之前,尽管多数地方势力在政治上倾向于莫斯科,但是作为乱世军阀们的生存守则,谁也不愿意额外消耗自己的力量去真的拼死作战。大家都只是结寨自保,基本奉行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方针,所以经常被车臣叛军部队重点突破,而俄国防军和其他武装力量因为缺乏支援和补给在各处战线疲于奔命。
普京这位师弟的努力奔走下,各个地方势力最开始带着半信半疑的心态,决定集体与普京见面,看看是否能带来转机。正是在这种氛围下,普京搞了一次颇有周天子与诸侯会盟风采的仪式,在达吉斯坦本地一处传说为圣地的地方,与各大民兵指挥官和部族长老们见面,在这次见面会上他发出了:“这杯酒我们先不喝,等我们完成了保卫达吉斯坦,保卫俄罗斯的使命之后再一起喝”的伟大号召。
在这之后,普京又数次前往达吉斯坦,既是为了鼓舞军队的士气,也是为了与达吉斯坦地方势力接触,以获得他们支持。
正是这样,普京依靠自己的人格魅力和豪爽的作风,获得了山民领袖们的信任,各地民兵纷纷积极动员,摆脱了过去独立作战的模式,组成了跨地区作战的野战部队。仅时任首府马哈奇卡拉的市长阿米洛夫,他组成的部队起名叫“国际旅”,因为除了本地多个民族部族加入外,还有来自俄罗斯乃至独联体多个地区的志愿兵,统计下来超过四十余个民族的战士,所以大家半开玩笑的说我们应该叫国际旅,然后这个名称就确定了下来。
这个国际旅在两天的时间里,赶来登记注册的人数就超过两万人,实际经过挑选派往前线的作战部队达三千五百人左右。
当然要指出的是达吉斯坦民兵在这次战争中的动员人数和实际战绩都是一团乱账,不管听谁说起这段历史都会头疼,因为各个民兵指挥官都夸大自己的出兵人数和作战功劳,同时贬低其他人。
所以目前为止还没有特别可靠的资料,当然对现阶段来说可能也不重要,初略估计动员的人数可能在五万到八万之间。考虑到俄军第二次车臣战争当中,普京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才从全国调集了五万人的有战斗力的部队,那么这些达吉斯坦民兵们在战场上起的作用就可想而知了。
另外总动员人数并不都意味着都是作战部队,还有大量妇女被动员起来,负责做饭和照顾伤员,冒着冷枪冷炮把热乎的饭菜送上前线。还有就是山地作战补给困难,被动员民兵还承担了运送武器弹药补给的职责。正是这种全民皆兵,全民参战的氛围,极大的感染和鼓舞了俄国防军和其他部队。
从阿富汗战争以来俄军将近二十年积累的颓废气氛一扫而空,尽管军事组织没有恢复,但是士气大振,“这场战争能赢”的信念开始深入军心。乃至普京本人都有了信心,于第二年挥军攻入车臣本土,达吉斯坦民兵的精锐部队更是一路随行,和联邦军共同作战,为俄军赢得第二次车臣战争立下了汗马功劳。
年,已经就任总统的普京,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里设宴招待达吉斯坦的民兵指挥官们,在金碧辉煌的宴会厅里,普京拉着每个人的手,能准确的记得他们的名字说出他们的战绩,大家喝的酩酊大醉,圆了普京最早许下的“赢了战争再一起喝酒”的诺言。
正是这个时候开始,俄罗斯的政局有了极大的转变。北高加索山民民兵组织,主要是达吉斯坦民兵,印古什民兵和车臣分裂出来投靠联邦中央的卡德勒夫家族,这三股半独立的武装力量,已经开始在相当程度上都逐渐成为普京的个人武装,即私兵团。
前面说过叶利钦统治的后期,也被称为“七寡头”时代,七个最大的寡头掌握了大量的政治经济乃至武装势力。他们之间也有分歧,有的寡头就不同意别列佐夫斯基推荐普京的这个建议,在普京担任总理之后,这人还闯入他的办公室,坐在他的办公桌对面说:你明白吗,你当不了总统的!说完了扬长而去,普京也只能干瞪眼看着。
现在一般的认为,这位好汉就是媒体大亨,桥集团的老板古辛斯基。这位好汉的底气所在,除了万亿资产外,仅在莫斯科开设的保安公司,就有三千人的雇员,大多数是前苏联精锐部队的退役兵,战斗力远远超过当时俄罗斯安全部队。但是随着普京北高加索私兵团的诞生,力量对比大大的改变了。
面对人数超过十余万的私兵团,七寡头们手里的力量实在不够看,这因此普京在就任总统几个月后,即有把握与七寡头摊牌让他们政治或经济二选一。其中几个寡头与普京翻脸后流亡到了海外。
达吉斯坦民兵---村自卫队
与普京的合影,可以看出周围都是高加索人的面孔,右侧白发男子是当时达吉斯坦共和国首脑,之后他的儿子也担任过达吉斯坦地方首长和总统办公厅副主任等要职
表彰作战有功人员
服装不整齐,武器五花八门,海魂衫,一看就是精锐俄军的标准配置。中国军事爱好者圈子内一直奇怪为什么服装整齐的俄军缺乏战斗力,答案就是服装整齐的是国防军,大多以新兵为主,而服装不整齐的其实是各路半官方非官方的民兵组织,他们的战斗力强悍
普京:看到他们如此保卫自己的土地和俄罗斯,我对达吉斯坦和达吉斯坦人的热爱也就更深了。数年后普京甚至称达吉斯坦民兵如同“革命水兵”一样
后车臣战争时代的达吉斯坦
普京就任总统后,各方面的局势仍旧复杂危急,这里有内外两个原因。外部原因就是国际恐怖主义的蔓延和对俄罗斯的渗透,民族矛盾一方面有本地历史积累的因素,也有现实政策的原因,但是其激化必然是外部势力直接参与大力诱导的结果,这种外部势力即包括中东地区国家祸水东流,前往他国搞圣战的政策,也有欧美等国家故意利用这个潮流,打击自己地缘政治对手的战略,必然要对此有清醒的认识。
而且这种势力一旦形成,他就会产生内部运转的基本规律,发展到一定阶段欧美这种国家都控制不住局势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在之后中东地区不断动荡当中有过多次体现。这种组织的规律之一就是其对领土的要求,绝不会仅限于现有的行政边界线,而且也不会顾及现有的民族居住分布,简单的说就是地图开疆,即使满足了一部分要求也肯定会继续狮子大开口,这点从之后伊斯兰国制作的地图有很好的体现。
伊斯兰国建国计划当中应该统治的领土图,还包括部分中国领土
就像普京在年说的那样,与恐怖份子和谈是没有意义的事情,这不简单的分裂与独立问题,而是赤裸裸的入侵。年的时候,车臣全境已经获得了事实上的独立,没有任何人去骚扰他们,但是他们却不就此满足,而是针对俄罗斯其他领土发动了战争,除了迎头痛击,别无他法。
不过对这种入侵迎头痛击也是很困难的事情,俄国国内政局仍旧在动荡,各方面开始有起色但是仍旧力量不足。在这种情况下,给予高加索地区诸个地方势力一定的权限,允许乃至扶持他们的独立半独立的武装部队。只要在统一反恐,抗击外部势力入侵的大前提下,哪怕有些隐患和麻烦,比较下来也是两害权衡取其轻了。这是一场多方博弈,普京需要时间整理内政,一旦内政问题开始解决,那么以俄罗斯庞大的疆域和潜力,毕竟不是少数边疆地区能够撼动的。
除了对外战争外,就像在前一章结里面说过,高加索私兵团们的存在,是俄罗斯内政的重要砝码。当然,作为一个性情温和的圣彼得堡知识分子,普京并没有带领穿熊皮大氅的高加索战士,把寡头们从他们的卧室里面拖出来缝进麻袋后乱脚踢死。而只是在文明的谈判中作为一个战略砝码加以暗示,甚至没有直接说出来过。
当然,为了防止某些人错会了意思,会有其他方式来进行说明。这就是之前谈到的,为什么高加索地区大肆纪念野人师,并且强调野人师对尼古拉二世的忠诚之心,甚至到处传播年沙皇就计划调拨野人师入宿皇村保卫首都,这样哪有二月乱党造反的机会云云……这些事在历史研究方面是不是有依据不清楚,但是在现实政治当中的含义是不会让人误读的。
从普京上台开始,各种自由派为导向的反对者们就没断过讨论如何推翻普京,大小会议沙龙讨论不断,这些都是公开进行的活动。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这种讨论都会不欢而散,因为怎么解决高加索的私兵团是个绕不过去的难题,哪怕在莫斯科通过合法或是非法的手段将普京“无害化”之后,怎么面对即将到来的“勤王军”是个天大的麻烦。
因为按照自由派理论,独裁者的支柱就是大陆军,任何主张建立大陆军迎战乃至平定高加索的人物,肯定都是打着民主的皮怀着独裁者的心,要迅速将其批倒斗臭踏上一只脚使其不能翻身;但是斗倒了自己人也不代表能解决问题,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应该宣布俄属高加索各地均可自由独立,我们自己加入欧洲大家庭就好了,但是这即会导致反对派内部的“主权派”和“民主派”的内讧,而且这种观点经过传播后在一般老百姓的眼里更是坐实了自由反对派都是卖国贼的印象。
这样普京甚至都不用派人来抓他们,不仅如此还通过国营企业给反对派提供资金和场合让他们吵架,吵了十多年还没结果呢。
在所有私兵团中,达吉斯坦作为“从龙首义”,毫无疑问是最受到普京的重视,也给予了他们丰厚的回报。大量达吉斯坦出身的干部被提拔入国家高层,在军队,安全局,大型国企内的高级干部们都有达吉斯坦人的身影。
不仅如此,还有达吉斯坦人出身的总统办公室副主任,在俄罗斯当前的权利构建当中,总统办公室相当于中国清代军机处的威力加强版,而政府只是缩水的六部,这个职务相当于军机处副领班大臣了,是货真价实的顶级权贵。
除了军政两届大量达吉斯坦人平步青云外,商业界也诞生了达吉斯坦出身的商业巨头,其业务范围控制乃至垄断俄罗斯相当多的内陆运输,粮食采购,码头和国际航运等业务。不仅如此,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因为俄罗斯多数地区征兵困难,适龄青年视参军如入虎口,想方设法逃避征兵,而在这种情况下,达吉斯坦人却踊跃参军,在顶峰时期达到每年参军人数一万人,占据每年征兵总数量的8%,和其万的人口非常不成比例。
当然,也不能忘记本职工作。私兵团参战是俄罗斯当代非常有特色的国防军事战略,在相当多的热点冲突中,私兵团以志愿军的形式参战(俄罗斯也有非普京私兵团的志愿军群体,这是另外的话题了),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正规军的不足和绕开外交方面的影响和困境。在格鲁吉亚战争,东乌克兰战争和叙利亚战争当中,达吉斯坦也并没有落后于其他部队,踊跃出兵为普京分忧解难。
可能很多人会奇怪为什么私兵和民兵战斗力会比正规军还强,这违反长期以来的军事常识。只能说多数人还停留在一战二战这种整体战形成的印象当中,而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让很多事物都被飞快的改变。
现代战争的形式,起源于热兵器越来越复杂,各国为了互相对抗必须组建全面义务兵才能满足军队的数量需要。但是仅仅有数量是不够的,文盲招募进了军队也使用不了复杂武器,所以为了强国必须普及全民教育。全民教育全民参军的结果是导致了政治经济格局的改变,武装市民们既然打仗流血了,自然就会要求相应的政治经济地位,这就是所谓的“一人一票来源于一人一枪”。
二战后长久的和平,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城市中产阶级大幅度增加。这毫无疑问的是好事,但是相对而言,舒适的生活以及金融贷款的压力,让新的士兵们毫无牺牲的想法和觉悟。诸如“一头熊吓跑了芬兰士兵”这些都不是什么新鲜事,这么多年来欧洲各国军队的笑话不断,早就已经八旗化,绿营化了。
美国在中东战争当中,一再以给绿卡为诱惑在新移民当中招募兵源,估计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而俄罗斯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一些民间武装组织当中却保留下来部分即受过高等教育,又不怕上战场流血牺牲的群体,常年主动的锻炼又让他们保持了军事技能。(芬兰军队训练基地遭幼熊闯入士兵纷纷进行躲避)
东乌克兰战场上的达吉斯坦士兵们:虽然我们是穆斯林,但是也要为“俄国的世界”而作战。明显可以看到对比年,服装武器有了很大的改进
达吉斯坦的军事警察们,从叙利亚顺利归来
阿勒颇的废墟里,达吉斯坦的军事警察们负责维护战后治安
大家都是穆斯林,以后一起在“巴士米尔大公爵”的庇护下开始新生活吧
PS;因普京积极参与叙利亚战场,国内有了个新外号叫“巴士米尔大公爵”
左手起第一名男子为普京的发言人别斯科夫,闭眼盘算新阴谋的那个男子是克里姆林宫的灰衣主教,大傀儡师苏尔科夫。坐在俩人中间的并非是普京的子侄,而是达吉斯坦出身的寡头马卡蔑德夫
这回他坐在普京的右手边了,而坐在后面一身白衣的女士,并非是翻译或是秘书,而是俄罗斯央行行长,在其支持者当中,有“经济女沙皇”的外号
盛极必衰?
与九十年代相比,达吉斯坦在内政方面变化并不大,甚至某些方面还强化了。
不能跟上时代转变的步伐,将注定被时代抛弃。年10月开始,乘大量达吉斯坦武装力量在叙利亚作战执勤的空档,联邦武装和哥萨克部队开进达吉斯坦,多年来第一次任命了非本地人担任政府首脑主持工作,第一时间被逮捕的就包括一般以上的部长级干部,针对中层和底层的干部的“清洗”工作,按照预估最少要持续到年6月。年3月,前面提到的达吉斯坦寡头马卡蔑德夫兄弟被逮捕,让俄舆论界惊呼“不可触犯之阶层”居然也倒了。
这是俄政坛盛极一时的达吉斯坦帮如风飘散的前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