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殿风中产阶级
最近,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取得最新研究成果称,目前我国中产阶层的规模约为总人口的23%左右,随着中产阶层的快速成长,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正向通常人们所认为的现代化“橄榄形”阶层结构变动。
一边是专家们的研究成果,23%,我国有两亿多人是中产阶级;另一边是,大量工薪阶层被高房价压得苦不堪言,一套房消灭一个中产阶级。23%,你感受到了吗?难道我们是“被中产”了吗?在西方国家里,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即,在一个社会里,两头小,中间大,将是一个最稳定的结构。两头小,指得是有极少的富人和极少的穷人和大量的中产阶级。为了维护这种稳定的结构,西方国家在极力地扶持着极少数的穷人和极力地遏制着极少数的富人。这个理论,曾经被我们国家很多搞社会学研究的专家津津乐道地提起过。而我们国家目前的现状却是贫富差异急剧扩大,据国务院研究室等部门的报告披露,到2006年3月底,中国内地私人拥有财产超过五千万元以上的有27310人,超过一亿元以上的有3220人,如果按全国13亿人口计算,分别约占0.021%、0.0025%。由此可见,中国的富人,当今还是极少的极少数。但是,就是这极少的极少数,他们却占有了社会总财富的80%以上。与此同时,在我们国家,作为社会稳定基石的中产阶级,在他们还没有发展壮大的时候,却正在逐年萎缩,社会严酷的现实,正在将中产阶级重新推向贫困的边沿。以至于时至今日,谁也没有办法界定年收入多少为中国中产阶级的标准。据报道:近年来,私营企业以每年3.35%的速度在消失,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发布的一组数字表明:1999年全国有个体工商户3160万户,到2006年底下降为2505.7万户,平均每年减少87万户。究其原因,主要是个体工商户创业成本过高,三分之一的税,三分之二的费,“费大于税”,创业艰难。近年,由于人民币的持续走高和通涨率的居高不下,国家高度垄断的企业一枝独秀。其它企业,不是倒闭,便是亏损。均已难以为继。还有一路狂飙的房价,逼迫的中等收入的人群,不得不成为一代新的房奴。年收入在五万以上的人群,在大中城市却没有立足之地。从去年到今年,一路狂泻的股市,又使多少好不容易迈进中产阶级的人,又回到了贫民的行列之中。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改革前。“今天发了薪水,交了房租、水电费,买了油、米、煤气和炮面,摸摸口袋剩下的钱,感叹一声:这个月工资又白领了。”这正是上对白领下的新定义。在当今,一些人乘坐“权力”的“火箭”登上了富裕的天堂,一些人只不过是解决了温饱,一些人仍在贫困线上作着生死挣扎,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问题正日益凸显。创建和谐社会,追求的就是社会的公平、公正。当前有一种时髦的说法,说是人们仇富,其实,人们真正仇的是社会的不公平。很难想像,如果一个国家有不到10%的人拥有着社会80%以上的财产,而80%以上人仅拥有社会不到10%的财产,或者说,只剩下了富人和穷人,那么,这个社会将会发生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