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留学的那年,去了三次欧洲,三次都到了巴塞罗那,都是因为小张妹子。小张妹子是我在高中最后一年认识的,因为家住的近就常约出来聊天,到今年是认识的第九年了。当年我在英国上学,小张妹子在巴塞罗那上学,我就每次放假都往巴塞罗那跑。去小张妹子合租的房子里晚上跟她挤一张床,白天跟她一起出门瞎逛,真的很喜欢这座文艺的城市。
年的圣诞假是我第一次去欧洲,到了巴塞罗那就约小张妹子去逛向往已久的巴特罗之家,就是以前巴特罗家族的房子。虽然我不是建筑专业,但对于巴塞罗那建筑师安东尼高迪的建筑作品也是崇拜不已。巴特罗之家是高迪的代表作之一,位于市中心。
这座神奇房子的设计里,暗藏着一个关于圣乔治的传奇。
在加泰罗尼亚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在塔拉戈纳省的白山(Montblanc)的村庄附近有一只恶龙,经常出没屠杀生灵,祸害庄稼。为了村庄人民的安全,生活在恐惧中的人们决定每天向它献祭一名人类,以让它不在加害村民。而有一天那里的公主不幸被选中成为了祭品。当公主离开自己的住所起身前往龙穴的同时,一位穿戴闪亮盔甲名身骑骏马的骑士--圣乔治也听到了这个不幸的消息决定前往解救公主,他英勇的杀死了巨龙,救出了公主,也把村民们从巨龙的魔爪下解救了出来。巨龙流出的血液汇成了一朵最为鲜红的玫瑰,圣乔治摘下了玫瑰,送给了公主。
在巴特罗之家的外墙与两个房间内充释着圣乔治传奇的元素,在屋顶上的用彩色瓷砖覆盖着似鳞片的龙背,一集象征着圣乔治宝剑的四方十字架。
在阁楼花瓣状阳台象征着故事里的公主。
在阁楼之下形似人类面骨的阳台栏杆以及主厅窗外像骨头的柱子,象征着被巨龙杀害了的人们。
在阁楼之下形似人类面骨的阳台栏杆以及主厅窗外像骨头的柱子,象征着被巨龙杀害了的人们。
(象征巨兽脊椎的扶梯)
而在公寓内的,巴特罗家族的私人门廊,一束形似某个巨兽椎骨的楼梯扶手盘旋而上,在流行文化里,人们常常认为这象征着巨龙的尾骨。最后在阁楼里,一个个白色的拱门,仿佛在提醒我们正穿梭于一个巨兽的肋骨之中。
(阁楼里的白色拱门)
参观了关于高迪设计概念的展厅,才发现原来他的灵感都来源于自然界。可能是在英国上学的关系,老师一直很强调作品的调研,所以老师们会一遍又一遍的盯着我们要调研材料,问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哪位艺术家启发了你“。所以我的思维就停留在去看更多的展览,去阅读更多的艺术家书籍,但却忘了那些展览上的作品都是艺术家的二次创作。毕业回国的这几年去走访了很多中国的古迹,发现我们中国古人的设计概念也同样来自大自然,才深有体会“大自然是人类的老师”这句话。
我想如果高迪去回答这个问题,他会很自信的说”是大自然启发了我“。
(设计灵感来源于蛇骨架的建筑结构)
(墙面仔细看会有蜂窝状的图案)
(室内墙壁灵感就来源于这些蜂窝造型)
离开巴特罗之家,夕阳西下,去了米拉之家,也是位于市区的一幢高迪建筑。屋顶的设计非常现代,像一个个带着面具的骑士。这个面具骑士的造型在他的代表作圣家堂的设计当中也运用到了,自己抄自己的不涉及版权纠纷~
(米拉之家屋顶)
(米拉之家屋顶)
(夕阳下的米拉之家屋顶)
(圣家堂外观设计元素)
夜晚,我们路过了全球最著名的建筑工地——圣家堂,这座至今仍在建造的最后一座高迪建筑。原本计划年,即高迪逝世周年建成,但目前因为疫情不得不推迟了工期。
这是我在西班牙最爱吃的早餐,西班牙油条,配巧克力酱,超好吃简直可以每天吃。
白天的圣家堂看得清建筑的外观,更看得清这确实是个未完成的建筑工地...
高迪把哥特式繁琐的建筑立面装饰融进自己的建筑风格里,使得教堂的立面看起来像一个森林。心想高迪哪是在做建筑啊,分明是在写童话,用建筑的方式写他的童话。
细节设计更能体现出森林的概念。
特别喜欢教堂内的彩绘玻璃,透过光,把整个教堂都映衬成彩色。
(教堂顶部,这些柱子的设计特别像森林里的树。)
在教堂的陈列馆里,我看到了高迪的建筑手稿。现在施工的工程队就是根据这些高迪留下来的设计稿来完成圣家堂的施工。
特别的是当天是圣诞节前夕,路上还遇到圣诞队派糖。一把糖朝我扔过来的那种~
圣诞夜的晚上我们去了巴塞老城区的老教堂,是个典型的哥特建筑。今晚里面有仪式,毕竟是圣诞夜,我们就进去凑热闹。
里面的仪式已经开始,我们就坐在外面看电视直播,教皇用西班牙语讲了很多话,我完全听不懂,只能感受这种宗教氛围。后来觉得坐的有点无聊就离开了。本来这趟巴塞之旅的前一站在意大利罗马,去了梵蒂冈大教堂,在那里也听说教皇会来主持仪式,可因为我要赶到巴塞过圣诞,所以就没有赶上梵蒂冈的那一场。在巴塞的老教堂是我人生唯一一次正儿八经的感受西方宗教。
登上圣家堂,是最后一次来巴塞罗那的事了,原本第一次来,不知道能登顶,便计划下次来一定要登顶看看。结果第二次来,专门腾出两天时间到巴塞罗那,然而小张妹子给我把票订错了..无奈又只能在外面看看。最后一次来巴塞罗那,已经是我准备回国的前夕,因为还有登顶这个愿望没有达成,所以提前嘱咐了又嘱咐小张妹子给我订票。这次,总算登顶成功。
之前小张妹子就一直吐槽我,说登顶就是个建筑工地你愣是要花钱去看,你绝对会后悔的。事实却是如此,真的就是花钱买了个好奇。登顶能看到还在施工当中的工地,被脚手架围起来的柱子,还有从教堂里面看到的孤独雕像的背影。
已经忘记了奎尔公园是哪一天的行程,但这里非常值得来,这里是高迪的另一个作品,现在是一个公共公园,也是我来巴塞点名要去打卡的地方。这里以前是奎尔公爵的私人领地,后来高迪自己在这里住了20年,他的故居纪念馆就在公园内。
(设计的很酷的公园标志)
公园走进去是免费的,这些打造成热带丛林感觉的过道正是高迪的设计。
但要参观建筑,就要买门票,高迪帮助巴塞罗那提高了很多旅游收入吧。公园最著名的建筑之一就是马赛克长凳。这是全世界最长的一张长凳,沿着楼下百柱厅的边缘建造的弧形长凳,非常浪漫。
特别喜欢马赛克的设计。
这只马赛克大蜥蜴是这里的守护神,也是这里的网红,拍照要排队,而且要很快拍完让下一个人拍~高迪把它设计成一个公园的排水口,好看又实用。
(这张照片真的是飞快的跑过去,飞快的拍完照再飞快的跑下来。)
公园里面还有一个可爱建筑,就是糖果屋,没记错的话高迪故居就在这里,他在这儿生活了20年。
因为太喜欢高迪的马赛克设计,还专门买了一个未涂色的蜥蜴文创,回英国后涂成了这个奎尔公园大蜥蜴。
在巴塞游荡的日子,小张妹子除了带我逛景点,还带我去了一些当地的餐厅,虽然我打死不吃外国食物,但还是好奇去看了看。这家餐厅叫四只猫,听闻是毕加索早期经常光顾的一家餐厅,还在这里创作了很多手稿,餐厅墙上挂着的都是当年年轻的毕加索的手稿复制品。
这确实是年轻毕加索的作品,完全没有使他闻名于世的立体主义的影子,而是正儿八经学院派的表达。想起来上美院大一时候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想成为大师要先打好基础,不服气就去读读毕加索。后来在创作的过程中确实感受到素描是艺术的基础,我觉得学院派不能使人走的远,但绝对能使人走的稳。毕加索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在这个巴塞罗那的小酒馆里点了杯苦艾酒,跟小张妹子聊到了深夜。回国的这些年已经再也没有在深夜的小酒馆跟朋友聊天的经历了。都市里的人都忙于生活,想想还是挺怀念那个深夜的巴塞罗那。
除了这个四只猫餐厅,还有一个小酒吧也是当年海明威、米罗、高迪、毕加索等大咖常来光顾的小酒馆,叫伦敦吧。装修风格非常的加泰罗尼亚。好像还是国内一个综艺节目的拍摄地点之一。
欧洲的这种小酒吧就跟国内的奶茶店一样普遍,欧洲人日常喝杯小酒聊个天,像极了我们平时逛街人手一杯奶茶…
这个酒吧很小,驻唱小哥离我们只有两米不到。
当年在巴塞罗那带我去酒吧的小张妹子这次回国跟我说居然把酒戒了,身体要紧。想想也是啊,毕竟生活还是需要一个健康的身体去抗。
巴塞罗那的当地市场非常热闹,因为当时只顾着进去逛而没有拍到大门,所以去了网上找资料。发现最新的评论是今年2月,全球的疫情使得往日的繁华都进入了寒冬,听小张妹子说西班牙疫情还是特别严重,原本她今年1月回国只打算待两周,过完年就回巴塞罗那。没想到疫情使中国封锁,后来西班牙也封锁。原本只带了两套衣服回来的她被迫在深圳待了半年..直到好不容易买到了机票,回到了巴塞。真心希望疫情赶紧过去,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旅程的最后一天,我再次来到了这个世界著名建筑工地,画下了这个城市最美丽的一角。
巴塞罗那,是无与伦比的美丽。
番外篇:
在巴塞罗那遇到很多有趣的事情,比如说在一家星巴克,小哥问我的名字,我说Ariel,他说NoNoNo,你到了西班牙就应该用西班牙语,所以他给我写了个我名字的西班牙文拼法~真是个有趣的灵*。
再比如说,市区里有一面吻墙,是用副陶瓷照片拼贴而成,每一张相片都是向市民征集来的,很有意思。
再比如说,可以去郊区的山上俯瞰整座城市。
也可以去海边的港口看看大海。
出门赶飞机的前一刻去阳台收袜子,发现一只袜子被风吹到了楼下商铺的遮阳板上,于是就只能让它留在了巴塞罗那。
未完待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