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
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莎士比亚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想必你对这句话也分外熟悉。今天是4月23号,又是一年“世界读书日”,也是这个节日成立的第26个年头。
为什么是定在4月23日?其实,它有两种说法,其一是西班牙在4月23日这天的圣乔治节。这源自当地的一则传说。有个名叫乔治的勇士,单枪匹马战胜了恶龙,拯救出公主,公主赠送给他一本书。在这里,书,象征着胆识与力量。其二便是4月23日是大文豪莎士比亚的诞辰。
如果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有存在的意义,那应该是它适时跳出来提醒我们:请勿满足于日常粗糙化的生活体验,当我们目之所及之处充斥着速食、煽情、鸡血,别忘了与此同时,这世上也存在着真正的优美、厚重、深沉。如同喝惯劣酒,也不要忘记有美酒之醇厚。
有书,才知世界宽。每一次阅读,都像是一场奇妙冒险。翻开一本书,一段旅程就此开启,只有踏上未知领域,才知天地广阔。读书,不是为了逃离,而是要更好地观世界,知道宇宙如何流转,在万家灯火里看人类文明。
有酒,不觉人生寒。书与酒自古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一本好书如同一瓶好酒,需要细品慢嚼方能体会到其中的芳香韵味。一瓶好酒如同一部好书,其贮藏经历的时间越漫长,其芳香越清醇甘饴,诱惑迷人。书是人类记忆和想象的延伸,好书如酒,读之令人陶醉。好酒也如书,带我们去往另一个世界,不管是舌尖上的风味人间,亦或是心灵上的温热慰藉。已故台湾作家高阳先生,自谓“酒子书妻”,一生饮酒煮字,写下了许多精彩文章,也不知喝空了多少酒瓶子。
古人言:汉书下酒。说的是宋代大文豪苏舜钦以汉书佐酒的故事。据说,宋代苏舜钦十分爱好喝酒。苏舜钦,每次喝酒,都要以好书助兴。据说他来看一天书,要喝美酒一斗,其中常用来下酒的“佳肴”便是《汉书》。某日,苏舜钦在岳父家读《汉书·张良传》,读到精彩处,不禁击节叫好,大饮一杯。亲戚感慨不已:“有如此下物,一斗诚不为多也。”明代人龚明之更是说他:“读《汉书》,以此下酒,百斗不足多。”
所以,闲暇之余,自己在家里翻开一本好书,以一杯醇酒佐之,也未尝不是一种合适的选择。回望人生的高光低谷,面对未来复杂无常,至少我们还有书。幸好还有酒。
书读经典,酒喝好点丰淳酒如书,越品越回味悠长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