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图片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90210/6858103.html在莫兰迪大桥坍塌两年后,年8月3日,意大利举行了新桥“热那亚圣乔治桥”的落成仪式。在剪彩仪式上,意大利总理孔特(GiuseppeConte)提到了著名的杂志《桥》:“年,皮埃罗·卡拉曼德雷(PieroCalamandrei)创立一份新杂志,其命名很有启示意义:‘桥’。作为一位伟大的法学家,作为二战后我们国家精神和物质生活的伟大重建者,皮埃罗·卡拉曼德雷创办杂志的初衷是,用文化的力量,在战后的废墟上,在残破的过去与复兴的未来之间搭起一座桥。”
实际上,皮埃罗·卡拉曼德雷的《桥》不仅连接了过去与未来,也连接了东方与西方。年,皮埃罗·卡拉曼德雷作为团长,带领意大利首个半官方的文化代表团访华。年,他在其主编的杂志《桥》出版专刊《今日中国》。在专刊中,年访华代表团成员、当时意大利和欧美等国家的学者和记者对新中国的*治、经济、对外关系、社会、文学、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多页的详细介绍。在20世纪50年代,意大利国内有关当代中国的材料非常少,这本专刊无疑为意大利读者提供了全面认识新中国的窗口。
皮埃罗·卡拉曼德雷与《今日中国》
皮埃罗·卡拉曼德雷在意大利学术界、*治界和文化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是意大利《民事诉讼法典》的主要立法者之一,曾任佛罗伦萨大学校长、林琴学院院士,二战后曾任国会议员兼宪法起草委员。年,他成为意大利行动*创始人之一。年,意大利前总理费鲁乔·帕里成立了“促进与中国经济文化关系研究中心”(IlCentroperlerelazionieconomicheeculturaliconlaCina),希望通过加强中意经济文化交流,实现中意建交。皮埃罗·卡拉曼德雷是该中心的核心成员之一。年,他率领的访华代表团正是由该中心组织形成。皮埃罗·卡拉曼德雷与费鲁乔·帕里在二战期间都是坚定的反法西斯战士,是二战后意大利共和国的缔造者。他们亲近中国,因为中国也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主要力量。在冷战格局下,他们将新中国看作是维护世界和平和推动建立多极格局的力量。
专刊《今日中国》的开篇,是老舍先生代表中国作家协会给意大利代表团的献词。原书影印了老舍先生的中文手稿,皮埃罗·卡拉曼德雷亲自将其英文稿译成意大利文。作为主编,他本人为专刊撰写了六篇文章,分别是:作为主编回应老舍致辞、推动中意友谊的卷首语《马可·波罗桥》,呼吁打破中西方隔阂的《看长城那边》,表达他希望加强中意文化交流、促进中意建交的《中意文化关系》,关于中国*治和社会主题的《有计划的革命》《妇女的解放》,论及中国法学的《法官与法律》。他还编写了关于中国的科学活动、北京大学、中国烈士的信件等多篇文献。皮埃罗·卡拉曼德雷为专刊的筹划、编撰和出版付出了大量的心血。“特刊的封面上有一条象征着中国的龙和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龙象征着力量,而蝴蝶象征着优雅、自由,这是他首次访问中国的印象。”在《今日中国》中,皮埃罗·卡拉曼德雷对新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中国拥有世界上四分之一的人口,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世界的命运将取决于中国。”他还呼吁更多的西方人去中国看看:“欧洲应当与亚洲相遇,开始平等、自由的对话。让我们看看长城那边有什么。只要亲眼看看就足够了,我们会发现那里有春天。”他认为“桥”这个刊名在中意文化的交流中具有象征意义,在卷首语《马可·波罗桥》的最后,他写道:“通过这座桥,中国文化与意大利文化可以再次相遇、相知。”皮埃罗·卡拉曼德雷对中国的远见卓识,在50年代的冷战背景下显得难能可贵,也体现了当时中意虽未建交,而意大利的有识之士渴望与新中国加强联系的强烈愿望。
弗朗科·卡拉曼德雷夫妇的中国之缘
年到年,皮埃罗·卡拉曼德雷的儿子弗朗科·卡拉曼德雷(FrancoCalamandrei)和儿媳玛丽亚·特雷莎·雷加德(MariaTeresaRegard)作为特派记者在中国工作。弗朗科·卡拉曼德雷是意大利共产*《团结报》的驻华记者,玛丽亚·特雷莎·雷加德是意大利《我们妇女》杂志和《新驿使报》的记者。夫妇二人在二战期间参加过反法西斯抵抗运动。“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中意两国尚未建交,弗朗科夫妇和其他意大利媒体的报道对意大利人民了解中国、促进两国经济文化的交流,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弗郎科·卡拉曼德雷和玛丽亚·特雷莎·雷加德参与了《今日中国》的策划和撰稿工作。早在年,皮埃罗·卡拉曼德雷和弗兰克·卡拉曼德雷父子就开始通信筹划专刊。作为驻华特派记者,弗朗科·卡拉曼德雷和妻子玛丽亚·特雷莎·雷加德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为《今日中国》撰写了多篇关于中国文化概况的文章:《教育体系》《科学》《考古研究》《绘画》《手工艺术》《戏剧》《音乐和舞蹈》《电影》。
西尔维亚·卡拉曼德雷:中意友谊传承者
皮埃罗·卡拉曼德雷的孙女西尔维亚·卡拉曼德雷(SilviaCalamandrei)(中文名贾忆华),年随父母来中国时,刚满六岁。她在中国上幼儿园和小学。在《今日中国》中,皮埃罗·卡拉曼德雷记录了小孙女贾忆华在中国小学的学习生活,并写了《一位二年级小学生的心里话》。他写道:“这些信息是去年10月在北京时,(贾忆华)给我口述的。”
年皮埃罗·卡拉曼德雷带领代表团访华,是年弗兰克·卡拉曼德雷携妻子和女儿来到中国后,祖孙三代的第一次团聚。贾忆华年随父母回到意大利。青年时期继续学习中文,后来成为一名汉学家,翻译和出版杨绛等中国作家的作品。贾忆华现在担任意大利蒙泰普尔恰诺市图书馆馆长。图书馆以皮埃罗·卡拉曼德雷命名,是汉办的汉语角所在地。
今年,为纪念中意建交50周年,在贾忆华的推动和策划下,《桥》在年9月期出版她祖父年主编的4月期专刊《今日中国》的文选。这期新专刊名为《中国与〈桥〉——六十五年之后》,由贾忆华本人主编。
新专刊选取了年专刊的部分文章,同时也增加了新的内容。贾忆华撰文详述年专刊的诞生过程。专刊还包括笔者在的《意大利发展报告(-):中国与意大利建交50年》的文章《建交前中意关系回顾——聚焦于年意大利两个代表团访华及其影响》。南开大学首届意大利语班全体学生,在翻译年专刊文选后而写下的感想集,也收录在其中。现任中南财经*法大学的法学专家、中国意大利学者协会会长伊万·卡尔迪罗(IvanCardillo)为专刊撰文《论卡拉曼德雷和博比奥对中国司法制度的现实性思考》(LattualitàdelleriflessionidiCalamandreiediBobbiosullordinamentogiuridicocinese)。北京外国语大学意大利语教研室主任、中国意大利语教学研究会会长文铮为新专刊封面题字“桥”。此外,皮埃罗·卡拉曼德雷在年访华的旅行笔记首次出版。
通向中意关系美好未来的“桥”
在年《桥》专刊《今日中国》出版的几个月后,9月27日,皮埃罗·卡拉曼德雷因病逝世。《今日中国》成为他宝贵的文化遗产。皮埃罗·卡拉曼德雷对中意关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卡拉曼德雷一家与《今日中国》的故事,印证了专刊篇末雷洁琼给皮埃罗·卡拉曼德雷的致辞:“你的国家很美丽,希望你的‘桥’将领导意大利人民使意大利更美丽。希望你的‘桥’将中意人民的友谊得到增进,文化交流得到发展。”年,在中意建交50年之际,新专刊《中国与〈桥〉——六十五年之后》的出版正是对中意人民友谊和中意文化交流发展的最好见证。
卡拉曼德雷一家三代亲历了中意关系在建交前和建交后的发展。今天,在贾忆华的努力下,中意两国的学者与学生通过新专刊《中国与〈桥〉——六十五年之后》,延续两国友好交往的传统。中国第一个重点综合类大学开设的意大利语专业——南开大学的首届意大利语毕业班全体学生来完成《今日中国》文选的中文翻译,具有象征意义。年轻的学子们是中意关系下一个50年发展的新生力量。皮埃罗·卡拉曼德雷架起的“桥”,将进一步见证中意友谊关系不断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作者系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意大利语系副教授、意大利语系负责人)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杨琳
精彩推荐:
「中国攻坚进行时」现代国家治理与精准脱贫的中国方案
网络文学评价体系的建设途径
满足老龄化社会金融需求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