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乔治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毁容式文物修复不是中国专利,看看西方
TUhjnbcbe - 2024/4/10 17:06:00
复方卡力孜然酊的价格是多少 http://m.39.net/pf/a_4618881.html

文物修复是文物保护中的重要一环,让破损或者保存不善的文物重新焕发生机、再现光彩是文物修复的主要目的。热门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将文物修复这个平常默默无闻的行为摆在了大众眼前,也让大众了解了文物修复背后的辛酸与艰难。

无疑,优秀的文物修复师令人敬佩。因为他们不仅要具有相当的历史、绘画、文字功底,还要掌握一定的化学、物理、美学、材料材质知识。除了专业技能外,还需要有超强的耐心、高度的责任心和坚强的毅力。

文物修复是一项非常细致且耗时很长的工程,要做到慎之又慎,不能有一点马虎。文物修复就如同医生做手术,失败了,失去的不只是一条生命,更是一段无法复原的历史。

可惜的是,不是所有文物修复师都能做到完美复原文物,更有甚者,直接将文物“改头换面”,成了另一番景象,十分令人惋惜!

其中辽宁朝阳云接寺壁画修复事件可谓十分出名。

覆盖重绘

辽宁朝阳云接寺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墙上的壁画十分具有历史价值。然而,年上半年,在未获得官方批准的情况下,云接寺住持海义法师直接带领了不具备古壁画修复勘察和设计资质的公司对壁画进行了无方案修复。

修复前修复后修复后

结果可想而知,修复工程竟是直接在原壁画上重新画了一幅截然不同的画。这幅新画用现代化工彩料堆砌,色彩鲜艳,甚是刺眼。浓浓的艳俗风格,毫无古韵,堪称“毁容式修复”!

除此之外,敦煌摩崖造像、浙江温州清代古桥、最美野长城等的奇葩修复,似乎成了一场“选丑”竞赛,中国的文物修复真的到了没有最丑,只有更丑的地步?

其实不然,这种由缺乏专业文保知识的“热心市民”进行的“奇葩”的文物修复事件不单单发生在中国,国外也发生过不少。

变身卡通人

位于西班牙北部城镇Estella的一座罗马式教堂里,一座从16世纪流传下来的“在马背上的圣乔治”的浮雕像,因为年久失修,教堂的牧师请了一位“老师”来对这座雕像进行修复。

修复完之后,瞬间变身卡通人,大概没人能笑得出来。

修复前修复后

据说这是因为“他们用了错误的石膏和油漆,原来的油漆层可能已经找不回来了。这原本应该是交给专家做的工作。”更令人郁闷的是,西班牙艺术保护协会和当地政府都声称对此是不知情的,“我们不能忍受我们的文化遗产遭到这样的攻击”。

强行加水泥

马德雷拉古堡位于西班牙西南部城市卡迪兹,兴建于公元9世纪,千年以来轮番受到摩尔人与基督徒的猛攻,加上大自然风雨的侵蚀,仅剩断瓦颓垣。年3月,展开修复,然而修复成果却令世界傻眼。

修复前修复后

修复工程用水泥直接加固在墙面上,使得古意全失,可谓根本不是修复古迹,而是破坏古迹!

但是就是这次破坏性修复工程竟然获得了建筑和修复类别建筑界的奥斯卡奖——“全球ArchitizerA+奖”,让人不免疑惑。

芭拉变芭比

年,历史学家MiltonTeixeira控诉巴西的圣克鲁斯巴达拉教堂,把19世纪的木制圣芭芭拉雕塑修复坏了。

修复前(左),修复后(右)

这个木雕本来是代表巴洛克风格和洛可可风格之间的过渡时期,但在陆军历史博物馆的修复人员的工作下,木雕画风突变,圣芭芭拉直接变成了圣芭比娃娃。教堂的人大概肠子都悔青了。

魔幻高斯模糊

西班牙一座教堂内有年画家马汀涅兹的壁画作品《戴荆冠耶稣》,由于受损严重,有位好心的80岁吉梅尼斯老太太为其修复,结果耶稣被修成了猴子,成为修复界的一大悲剧。

神奇的是,小镇也因此因祸得福,旅游业迎来了春天。大家都迫不及待,想来亲自看一看这幅作品。“猴子”还为艺术界带来了一阵魔幻清新的创作革新风潮。很多人纷纷秀出“作品”,一时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文物古迹代表的不仅是其本身,更是一份历史的深度。文物经过岁月洗礼、社会变迁已然脆弱而敏感。在历史的洪流中,能留存下来的文物都存之不易,面对文物修复我们更应该抱着认真严肃的态度。

“不改变文物原状”和“最小干预”是国际上通行的文化遗产保护、维修原则。

我国《文物保护法》也有明确规定: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修缮,应当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报相应的文物行政部门批准,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迁移、重建,由取得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担。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保养、迁移,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

1
查看完整版本: 毁容式文物修复不是中国专利,看看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