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说起抓人眼球的国际热门事件,一定少不了英国唐宁街的身影。
短短两个月时间,英国经历了女王逝世,还有三位首相的更替。
先是约翰逊“墙倒众人推”,宣布辞职。
然后是女首相特拉斯上任仅45天就火速辞职(9月6日-10月20日),成为英国在任时间最短的首相,主要政绩被戏称为“为在位时间最长的女王举办了一场隆重的葬礼。”
现在轮到前财政大臣里希·苏纳克当选并火速就任新首相(10月24日当选保守党党首,10月25日发表就职演说)。
里希·苏纳克是英国第一位80后首相,也是英国多年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还是历史上第一个比国王更富有的首相。
据《英国卫报》,苏纳克夫妇坐拥7.3亿英镑资产,是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夫妇的两倍。
最特殊的是,他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非白人首相。
苏纳克来自于一个印度移民家庭,祖籍印度旁遮普邦(也有说法是巴基斯坦旁遮普省),本人信仰印度教,他的妻子是富二代,岳父是印度亿万富翁兼科技巨头印孚瑟斯公司老板。
里希·苏纳克
鉴于英印之间近年的殖民统治关系,当一个“印度人”开始管理英国人,戏剧性就有了,外网的画风是这样的:
▼
印度网友:
苏纳克作为国会议员时,曾手按《薄伽梵歌》(印度古代宗教和哲学名著)宣誓。
如果他当选首相后重复同样的动作,那对印度来说将是多么伟大的一天!
而且今年刚好是我们脱离英国独立的75周年!
英国网友:
正方:应该比前面那两个强点儿~
反方:他有美国绿卡!他老婆印度籍,是不是为了逃税!他不够爱国!
吃瓜群众:
女王走了,带走了日不落帝国的最后一线光辉,英国已经江河日下!
2
英国新首相的走马上任,被视为是“印度裔的又一高光时刻”。
印度是全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也是全世界移民流出最多的国家。
《年世界移民报告》显示,全世界流出移民最多的前四个国家:
印度(万)
墨西哥(万)
俄罗斯(万)
中国(万)
海外印度移民在各行业上成绩斐然。
政坛上,有新任英国首相和美国副总统哈里斯。
企业管理上,全球强中,有12家公司的CEO是印度裔,包括英特尔,IBM、微软,谷歌,星巴克、推特、诺基亚等等。
经济上,根据IMF(彭博社综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测算,印度在年一季度末的名义GDP为亿美元,而英国同期数据为亿美元。
印度已经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
印度的仿制药行业、信息产业闻名全球,被称为世界程序员之国,还拥有世界上最大电影生产基地之一——宝莱坞。
今年8月,莫迪在演讲中表示:
我们必须在未来25年内,在我们有生之年,把印度变成一个发达国家。
3
印度网友很开心。一些印度网友希望,新首相能进一步拉近英印关系。
但在印度国内,“去英语化”活动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莫迪政府誓要和英国划清界线,把“去殖民化”践行到底。
据英国《卫报》报道,印度中央邦决定,从11月起在公立医学院采用印地语替换英语授课。
过去9个月,已有近百名译员投入翻译工作,解剖、病理和生化等科目的印地语教科书已经到位。
莫迪称,印地语教学的目的,是让未接受英语教育的穷人家孩子也能成为医生和工程师。有批评意见指出,很多医学词汇在印地语中根本就没有,但参与编纂的工作人员表示,一些无法用印地语表达的专有名词或内容,会适当保留英语原文。
虽然印度英语经常被吐槽为“咖喱味”英语,但英语其实是印度的官方语言之一。
年,英国在普拉西之战中获胜,开始了在印度长达多年的殖民统治。直到年,印度总督蒙巴顿勋爵承认印度独立。
19世纪初,英国殖民当局在印度当地使用英语,殖民政策也开始鼓励英语在印度的广泛使用。
印度独立后,英语被保留,成为继印地语后的第二官方语言。
受到学习环境的影响,印度人的英语水平并不差(据统计,年印度托福考生的平均分为95分,中国考生81分),很多中上层印度家庭也非常重视孩子的英语教育,但整体来说,实行英语教育的主要还是精英阶层。
印度经典电影《起跑线》里就曾对“英语的阶级性”进行过深刻反思——一对新中产阶级父母为了孩子的教育,搬进了富人区,但是孩子却遭到了其他富人小孩的排挤,因为“她说印地语,妈妈不让我跟不说英语的人玩”。
英语不仅是一种语言,更是一种阶级的象征。
“改变授课语言,让未接受英语教育的穷孩子有学习机会”这个理由看似合理,但实际操作起来可能很难。
由于历史文化原因,印度民族众多,语言多达种,联邦官方语言有22种,使用人数超百万的有33种,南北方的语言差异非常大。
除了印地语、英语、还有克什米尔语、孟加拉语、马拉亚拉姆语、达罗毗荼语系……
印地语虽然是印度第一官方语言,但并没有全国普及,主要在北印和中印地区使用。而精英阶层聚集的南印地区,主要使用达罗毗荼语系。
根据年印度人口普查报告,以印地语作为第一语言的印度人有5.3亿,占比43.6%,不到人口的一半。会说印地语的人口有6.9亿,占比57.1%,意味着有4成多的印度人,并不懂印地语。
如果强行用印地语,会导致那些不说印地语的学生无法获得公平教育的机会,与原本的改革目的背道而驰。
如果印度真的要实现教育领域的“去英语化”,首先就要选定一种语言,并在印度全国统一推行。
4
这一系列举措的背后,尤其深远的政治意义。
一方面,是“去英语”。
从年莫迪上台以来,就一直在大力推行印度去殖民化,莫迪及其所属的印度人民党也一直对英语持批评态度,称英语是“带有奴性思维的殖民遗留物”。
今年10月,印度人民党执政的马哈拉施特拉邦已禁止政府官员用英语Hello跟民众打招呼。
9月2日,莫迪揭示印度海军新军旗,废除了原有的英印军圣乔治红十字图案。
9月8日,英女王去世,印度官方表示哀悼,但印度网民趁机要求英国王室归还“光明之山”钻石。可见,印度民众对英国殖民统治者好感度并不高。
“光明之山”是镶嵌在属于英王室一顶王冠上的著名钻石,于14世纪在印度的戈尔康达(Golconda)矿山发掘,后几度易手。于年落入英国王室手中,成了维多利亚女王的珠宝,并先后被传给了玛丽王后、伊丽莎白王太后(伊丽莎白二世母亲)。
女王去世后,越来越多的英联邦国家和地区开始跃跃欲试,摆脱英国君主统治。
另一方面,是选择印地语作为医学教学语言。
莫迪所在的印度人民党大力推行印度教民族主义意识形态。
其支持者认为,印度是一个印度教国家,在中央邦,医学生和病人家属在每年的10月22日,都要向印度教医神和智慧女神祈祷。换言之,用印地语学医是和印度教紧密捆绑在一起的。
因此,有人质疑,此举是在迎合印度教民族主义者情绪。
印度的“去英语化”走向何方,拭目以待。
去英语化!印度今年11月开始用印地语教医学,引发争议.环球时报.汪品植.
对待穆斯林,印人党划了一条微妙的底线.观察者网.0711
全球视野
一觉醒来,印度GDP已跻身全球五强之列.财经早餐.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