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乔治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医院于焕新垂体瘤内镜手
TUhjnbcbe - 2021/3/15 14:20:00
白颠疯图 http://m.39.net/pf/a_6450486.html

金岱特约

颅脑肿瘤前沿第10期

神外前沿讯,内镜经鼻-蝶窦垂体瘤手术入路利用鼻腔作为手术通道,存在靶区显露和鼻腔结构破坏的矛盾。传统的单鼻孔入路保存了鼻腔结构,牺牲了手术自由度,而扩大的经鼻入路则可能造成鼻腔结构的严重破坏,导致术后鼻结痂期延长、嗅觉减退或丧失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医院内镜颅底中心神经外科马越主任团队与耳鼻喉科于焕新主任团队应用一种改良的双鼻孔经鼻中隔黏膜下入路,在保留鼻腔黏膜和鼻甲结构的基础上进行蝶窦开放与肿瘤切除术。随访结果显示,对于Knosp3级以下的垂体腺瘤,该入路实现了对鼻腔通气和引流功能的有效保护,取得了可喜的临床效果。

日前,针对这个改良入路,神外前沿新媒体访谈了医院内镜颅底中心耳鼻喉科的于焕新主任医师,访谈实录如下:

神外前沿:在内镜颅底中心,你主要完成是哪些类型的手术?

于焕新:我是耳鼻喉科医生,绝大部分硬膜外的肿瘤是我来完成手术,收治在我们这个组。另外绝大多数鼻部入路阶段是我开的,开到硬膜后就交给神经外科了,还有鼻部围手术期的处理,也是我来完成的。

对于垂体瘤手术,我们中心是要求耳鼻喉科医生和神外医生共同来完成,完全是美国匹兹堡的内镜模式——前期开鼻一直到硬膜,是耳鼻喉科医生完成的,并且由耳鼻喉科医生来持镜,而硬膜内操作由神经外科医生来完成。

神外前沿:垂体瘤的鼻中隔黏软骨膜下入路,设计的初衷如何?

于焕新:近年来,内镜技术在神经外科非常火,但是普遍追求高大上和疑难的手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考虑的相对少一些,可能会出现术后的嗅觉障碍、味觉障碍、鼻腔干燥、出血结痂等,这些并发症对患者来说非常痛苦。

垂体瘤手术本身可能并发症没有多少,但却可能会遗留比较严重的鼻部并发症。我们觉得这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神外前沿:这个入路是你们中心率先开展的吗?

于焕新:本文图片中的切口和入路方式在国内是我们率先做的,相关临床数据已经写成了论文。主导这种入路的马越主任常说,内镜经鼻手术是一种“微通道手术”,我们要做的就是,将这种“微通道”变得“微侵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鼻黏膜保护的入路,国内外各中心均有不同的理解和解决方式。本中心的方法只是其中之一,对于大部分的垂体瘤比较适合。

神外前沿:早期为什么没有开展这个入路?

于焕新:这个入路是在临床实践中逐步探索完善起来的。随着鼻腔黏膜保护理念的普及,鼻腔并发症的预防,鼻腔功能的保留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同时,患者对于术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提高,因此,对于鼻腔结构大刀阔斧的切除以获得充分的暴露的手术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临床需要。精准、适用、微创的理念也要贯穿于内镜手术全程。基于这个理念才有了现在这个入路。

神外前沿:这个入路,我看你们已经做了很多例了,其优点和缺点现在是什么呢?

于焕新:这个入路最主要的优点是黏膜下进行的,不过度的损伤鼻腔的黏膜。粘膜下通道相对清洁且无血,双鼻孔的空间对于器械自由度足够。双侧的鼻后中隔动脉蒂部得到充分保留。这个入路另外的优点是可以根据病变具体情况变通,如果要做扩大的经鼻蝶入路,就可以随时改变,包括如果需要取带蒂黏膜瓣用于颅底重建,无论是单侧的双侧的,我们都可以沿着这个入路进行延伸,会比较灵活。

这个入路也不是万能的,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例如对于Knosp分级4级的垂体瘤,就不是特别适合。这个入路主要适合于Knosp3级以下的垂体瘤。

神外前沿:在手术操作过程中,积累了什么经验吗?

于焕新:对于我们中心来说,始终秉承着要保护好鼻腔结构和鼻黏膜功能的理念,所以,对鼻腔黏膜及鼻腔结构的过分切除,我们不太主张的。

另外,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需要做粘膜瓣,还是要根据病情选择。那么我们这个入路,可以先切肿瘤,再结合术中情况选择是否做黏膜瓣,这对鼻腔黏膜也是很好的保护。

神外前沿:这个入路,在国内有推广的价值吗?

于焕新:我觉得有推广价值,因为这个入路是基于鼻腔结构和功能保留的理念形成的,对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确有帮助。结构的少破坏,功能的多保留,是外科手术的基本原则之一。近年来,微创与精准的概念就是这个原则的体现。

医院之所以成立内镜颅底中心,初衷也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满意度。我们要

1
查看完整版本: 医院于焕新垂体瘤内镜手